1. 信用評級會立即受損
    申請債務重組後,你的信用報告上會標記類似以下內容:

「Debt Restructured」(已重組)

「Partial Settlement」(部分還款)

「Debt Management Program」(債務計劃中)

影響包括:
信貸分數大幅下跌

信用紀錄保留 3~6 年

未來申請信用卡、貸款或樓按機會大減

📌 這種信用傷害雖然比破產輕,但仍然會導致銀行視你為高風險客戶。

🔒 2. 合約期內無法申請新貸款
一旦進入債務重組協議(通常長達 36~60 個月),你將:

無法再申請信用卡、私人貸款或任何分期產品

即使申請也極有可能被拒

原有信用卡可能被凍結或強制關閉

你將進入“信貸封鎖期”,至少持續 3 年以上。

⛔ 3. 中途違約後果嚴重
債務重組不是「唔洗還錢」,而是依約還款的重組計劃。

若你在合約期間:

延遲供款

提前終止協議

拒絕更新財務狀況

債權人可立即終止協議,並:

追討所有原債務(包括利息與罰金)

提出法律訴訟,甚至申請破產命令

將你列入黑名單,信用紀錄更加惡化

👨‍💼 4. 部分職業與移民審查可能受限
若你從事以下職業,債務重組紀錄可能成為職涯障礙:

銀行、保險、金融從業員

註冊會計師、審計人員

律師、公司秘書、企業董事

公職人員、紀律部隊

計劃移民至英國、加拿大、新加坡等需財務審核國家

即使並非必然被拒,你可能需額外提供說明或聲明書解釋債務紀錄。

💰 5. 重組後仍需還錢,負擔未必輕
很多人誤以為債務重組後就「唔使還」,其實是錯誤觀念。

你仍需:

每月按時供款

完整履行協議期(3~5 年)

支付顧問管理費、行政費等(通常已包含於供款中)

📌 若收入不穩定或遇上突發開支,還款壓力仍然存在。

🧾 6. 並非所有債務都可重組,協議成功需靠債權人同意
重組計劃需經多個債權人同意,並非你想做就能做。

常見不可重組的債務包括:

稅務罰款、政府欠款

個人借貸(如親友、P2P 平台)

已進入法律程序的案件

若關鍵債主拒絕,整體重組計劃可能失敗,最終仍需考慮破產。